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拼經濟

早上接到電話說我得獎了
原來去年九月在看到xx立委在電視上, 對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的"拼經濟 尬創意"大放厥辭之後
深感身為國民應挺身而出, 於是登上網路 在人事行政局的網站上提供意見
..... 獎金才1000元 ..... 得獎比例 23/2356....還不錯.... 記錄一下 當作紀念

找了一下當時寫的....

在台灣島內成立境外工業區, 鼓勵製造業回流, 製造業是國之根本, 以往政府著重科學園區並希望提升就業人員素質或寄望中低素質人力流向服務業,現今非全如願中低素質人力未能在短期產業轉型中跟上提升,造成目前該人力資源於就業中市場中竄流,造成高失業率
政府目前不該僅著重於高科技產業, 台灣的基礎製造業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基礎,不該也不能繼續讓她流失.提升競爭力應該不能只是將產業流放到低成本人力的國家去厚實他國國力
需要相當的執行配套措施,以下為個人拙見
1) 政府和主要系統製造商研討並規劃台灣島內境外工業區 (符合產業需求的地點與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2) 島內境外工業區內可導入外勞,但其薪資可與我國基本薪資脫鉤, 因其為境外工業區薪資由市場機制決定以長保競爭力
3) 保障我國國民於島內境外工業區內就業比例與薪資
4) 工業區內外衛星城鎮之建立, 以解決外勞與我國勞工之生活所需
5) 提升我國人力素質,並以管理階程或技術人員為教育訓練目標
6) 島內境外工業區內,所有賦稅與優惠,比照鄰近低人力水準國家所給予之優惠
7) 台北港與高雄港台中港周圍為佳,以顧及出口之便利性
8) 可先規劃電腦製造業,系統廠商回台,會將所有下游廠商帶回
9) 晶片高科技產業與其讓其流失不如讓其留在島內,在他國建廠不如在國內建廠
10) 土地由國家提供,並以低價租借或以國家入股企業方式解決 (提升荒廢國土利用)
經濟穩定的基礎在工業過度依賴服務業與金融業將會讓我國的經濟無法長期處於穩定狀況.雖然無法短期達到效果,但須日漸其功以建立我國長期發展之基礎
做對的事 主導產業發展

最近看到新聞, 行政院長在談台商特區... 和我的理念差不多耶.... 英雄所見略同嗎? 哈...

沒有留言:

website stats